鋰電池負極硅碳復合材料結構設計有哪些類型?
鋰電池作為當前商用最熱門的電池之一,提高其單位重量的能量密度一直是重要的研發方向,目前鋰電池負極硅碳復合材料結構設計是提升容量的研究領域之一,那么這些結構設計有哪些類型呢?
1、鋰電池負極硅碳復合材料結構設計之核殼結構
鋰電池負極硅碳復合材料在研究初期,復合手段非常有限,主要是將Si粉和各種碳質材料混合然后通過球磨的方式獲得包覆型Si/C復合材料。采用導電碳殼層完全包覆固體硅芯,合成了核殼Si/C復合材料。核殼結構具有以下優點:①提高了電子導電性;②提供機械支撐,以適應鋰嵌入/脫出過程中Si的體積膨脹;③隔離Si與電解液,從而減少與電解液副反應的發生穩定SEI膜,提高首次庫倫效率。
碳材料中氮摻雜可以進一步提高導電性能和儲能能力。因此,采用氮摻雜石墨烯基材料包覆納米硅將提高硅/碳復合材料的電化學性能。二維碳材料在改善鋰離子電池硅基負極電化學性能方面具有很大的優越性。Mu等以檸檬酸、三聚氰胺和SiNH2為原料,通過羧基和氨基之間的自組裝,合成了一種石墨烯結構的富氮碳硅復合材料(NRC/Si)。具有二維結構的NRC/Si復合材料能夠有效地緩沖硅材料在循環過程中的體積變化。同時,富氮的摻雜提高了材料的電子導電性,有利于充放電過程中的電荷轉移。NRC/Si作為鋰離子電池的負極材料,具有良好的循環穩定性和倍率性能,在2A/g和5A/g的電流密度下循環300次后分別保持有1000mAh/g和572mAh/g的可逆容量。此外,NRC/Si復合材料的合成方法具有成本效益高、環境友好、工業可擴展性強等優點,是制備高性能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的理想方法。
Su等通過兩步原位碳包覆法,將納米硅粉和酚醛樹脂分散到氧化石墨烯懸浮液中高溫熱解制備出硅/碳/氧化石墨烯復合材料,該復合材料在不同電流密度下均具有較高的充電容量,并表現出良好的倍率性能。He等以低成本可再生的馬尾草為硅源,通過氣相沉積法熱分解聚吡咯合成N雜的硅碳納米復合材料,表現出較好的長循環穩定性,在0.5A/g的電流密度下循環450周后仍具有1047.1mAh/g的比容量,在更高 1A/g電流密度下循環760周后容量維持在750mAh/g。納米硅的高容量和納米碳的長周期穩定性的協同作用,使納米復合材料具有良好的性能。由于高溫超導材料具有 成本低、來源充足等優點,因此制備的摻硅納米復合材料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2、 鋰電池負極硅碳復合材料結構設計之蛋黃殼結構
在Si/C核殼結構的基礎上,通過在硅核與碳殼之間引入額外的內部空隙,開發了一種具有蛋黃殼結構的新型Si/C多相納米復合材料。蛋黃殼結構由硅顆粒組成,硅顆粒完全由一層薄薄的碳保護,這層碳有利于鋰離子與電子的轉移為粒子間良好的接觸提供了穩定的界面。蛋黃殼結構內部的空隙提供了一個有效的方法來緩沖體積膨脹,并允許硅芯自由膨脹和收縮而不粉碎。這種巧妙的設計將更有利于形成穩定的SEI層,保持電極的完整性。具有蛋黃殼結構的Si/C復合材料通常通過基于模板的方法制備,該方法包括三個步驟:①模板的合成;②在模板上沉積碳;③通過溶解侵蝕或煅燒除去模板。其中,SiO2是最常見的模板。
Zhang等報道了一種由碳包覆剛性SiO2外殼制成的新蛋黃殼結構的高密度復合材料。該材料用嵌入的Fe2O3納米顆粒(NPs)限制多個Si NPs(蛋黃)和碳納米管(CNTs),獲得的高振實密度和優異的導電性可歸因于有效利用了含有多個Si蛋黃,Fe2O3 NPs和CNTs Li+儲存材料的內部空隙,以及通過CNT高速導電通道在內部Si蛋黃和外殼之間的橋接空間,有效地提高電極的整體電導率。以該材料為負極的半電池可以獲得3.6mAh/cm2的高面積比容量和450次循環后95%的容量保持率。配合富Li的Li2V2O5為正極構造的全電池在300次循環后,仍保留有260mAh/g的高可逆容量。
與膠體模板相比,不穩定聚合物作模板可以在不進行酸堿腐蝕的情況下形成用于無機納米顆粒膨脹的空隙。同時,它可以包封單個無機納米顆粒,防止其聚集。此外,不穩定聚合物是一種理想的自犧牲模板,它占據了一定的空間,防止了熱解過程中的空隙坍塌,從而保證了納米尺度上完美的空隙空間。Mi等使用聚乙烯亞胺(PEI)在碳酸化過程中形成空隙,合成了蛋黃殼結構的硅碳復合材料,在電流密度為0.2 A/g的情況下,經過200次循環后容量為854.1mAh/g。
3、鋰電池負極硅碳復合材料結構設計之多孔結構
采用多孔結構設計來改善Si/C負極性能的原理與蛋黃殼結構相似,即引入的孔隙空間為Si在Li-Si合金化過程中體積膨脹提供了足夠的空間,相應地減小了顆粒接觸損失和界面應力,使得多孔Si/C復合材料的電極在循環過程中具有非常穩定的結構。此外,較大的比表面積和均勻分布的通道縮短了鋰離子的擴散路徑,增加了復合材料的反應活性,從而提高了倍率能力。因此,多孔Si/C復合負極材料在鋰離子電池中具有快速充電的潛力。多孔Si/C結構通常包括兩種類型:①多孔硅基質碳層包裹,表示為p-Si/C;②Si NPs分散在多孔碳基質中,表示為Si/p-C。目前,p-Si/C結構通常是由SiO2經鎂熱還原合成,且易于放大。
在復合材料中引入多孔碳層作為導電基體采用硅芯,以獲得更大的容量和穩定性。碳層獨特的多孔結構為硅芯在充放電過程中體積膨脹提供了空間。此外,還可以促進發光和電子的傳輸,從而降低電荷轉移電阻。Shao等以葡萄糖為碳源,多元F127為成孔劑,在Si NPs存在下,采用水熱法和軟模板法制備了納米結構硅/多孔碳球形復合材料(N-SPC)。N-SPC復合材料具有納米級的多孔碳殼層,具有良好的電化學動力學性能。這種多孔結構有利于固體電解質界面膜的形成以及電子和鋰離子的輸運。因此,該復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循環穩定性和倍率性能,在0.4A/g時,經過100次循環,穩定容量為1607mAh/g,保留容量為85.0%,即使在10A/g的高電流密度下,可逆容量為1050mAh/g。同樣,以黑色素甲醛樹脂為碳源的硅多孔氮摻雜碳球負極在0.1A/g的高電流密度下的可逆性容量1579mAh/g,在循環300次后的保留率為94%。
Tang等以硅藻土為原料,氯化鈉作為清熱劑,采用機械球磨和鎂熱還原法制備多孔硅,一種可伸縮制備多孔硅/碳復合材料作為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的新方法所得硅保持了硅藻土的多孔結構,比表面積為288.5m2/g,平均孔徑為9.6nm。復合材料具有更好的循環穩定性和良好的速率能力,在200mA/g電流密度下放電容量為1116.7mAh/g, 循環200次后放電容量為200mAh/g,有利于鋰離子的快速擴散和足夠的空隙空間來緩沖硅的體積變化。
4、鋰電池負極硅碳復合材料結構設計之嵌入結構
嵌入型硅/碳復合材料是指硅嵌入在連續的碳基體中。研究發現,以不同碳質基質作為硅的緩沖介質,調節硅在嵌鋰/脫鋰過程中的體積變化,釋放硅的機械應力,可以有效地提高硅基負極材料的循環性能。嵌入結構的空隙可以緩沖鋰離子在嵌鋰和脫鋰過程中嚴重的體積膨脹和收縮,為鋰離子的遷移提供通道。
Chen等采用噴霧干燥法制備了薄片狀石墨/等離子體納米硅碳復合材料(MFG/PNSi@C),該材料在室溫和高溫(60℃)下均具有良好的電化學性能。Wang等采用球磨-噴霧干燥相結合的方法合成了可控、可擴展的硅-片狀石墨/非晶碳(Si@FG/C)微球。多孔Si@FG/C中的孔可以在循環時緩沖Si的體積變化。無定形碳為Si提供導電 效應并在循環期間將Si納米顆粒固定在片狀石墨上。這種獨特的結構導致電極的結構穩定性,從而具有良好的循環穩定性。
Liang等采用電噴霧法制備了含有硅納米粒子、碳納米管和炭黑的聚苯乙烯-聚乙烯吡咯烷酮混合聚合物溶液,并對其進行熱處理,得到了具有離子和電子導電骨架的硅嵌孔碳微球。在復合微球中,硅顆粒被嵌入由相互交織的碳納米管、填充的炭黑和聚合物衍生的相互連接的非晶態碳組成的多孔碳框架中。這種籠狀多孔碳微球不僅可以容納硅的體積膨脹,而且保證了電子和離子的良好電接觸和快速傳輸。因此,經過60次循環,硅/碳負極在0.2A/g的電流密度下時表現出1325mAh/g的高容量,在5A/g的大電流密度下可逆容量為925mAh/g,表現出優異倍率能力
5、鋰電池負極硅碳復合材料結構設計之氧化亞硅/碳(SiOx/C)類石墨結構
SiOx(0<x<2)是硅基負極的一種形式,具有比容量高、充放電電位低、體積膨脹率低等優點,被認為是一種極具吸引力的負極材料。這種結構的SiOx是由納米Si均勻分布在具有玻璃狀結構的SiO2基質中組成。SiOx負極相對優異的循環性能與Si-O鍵強度高(Si-Si鍵強度的2倍)以及Li2SiO3和Li2O的形成有關,可以減輕體積膨脹的影響。然而,由于低電導率高剛度Li2O層的轉變及其在充放電過程中不可避免的體積膨脹,使得SiOx的電導率和速率能力仍然很差。SiOx/C復合材料由于存在氧元素作為鋰離子脫嵌過程中的體積緩沖劑,相比純硅負極材料展現出更優的體積效應和循環性能,再結合炭素材料的復合優勢,氧化亞硅復合材料成為目前應用領域最廣泛的高容量負極材料。一些研究人員提出了簡單的合成方法來制備這種SiOx/C復合材料。
Liu等采用溶膠-凝膠法制備了單分散SiOx/C微球,該微球粒徑可調,碳含量可控。實驗選擇硅和碳前驅體(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和間苯二酚/甲醛)合成均勻的SiOx/C(x =1.63)復合材料,其中SiOx主要以超細納米結構域存在。合成的SiOx/C微球由于其獨特的結構特點,表現出高容量和優異的循環性能。在電流密度為100mA/g時可以達到999mAh/g的可逆容量,在150次循環后保持853mAh/g的可逆容量。在電流密度為500mA/g時,SiOx/C提供689mAh/g的首次充電比容量,400次循環后的容量保持率為91.0%。SiOx/C與LiFePO4組裝的全電池具有約372Wh/kg的能量密度。
多組分碳材料有利于解決硅氧基負極的缺點,特別是有利于形成穩定的固體電解質間相,保持電極材料的結構完整性,提高電極的導電性。Xu等通過對人造石墨原結構的修復,合成了具有石墨狀結構的高性能SiOx/C復合材料。在高質量負載和高壓實密度下,合成的SiOx/C負極具有645mAh/g的高可逆比容量。在電流密度為05C的條件下,經過500次循環,仍能保持初始充電容量的90%,是人造石墨理論容量的1.57倍。即使在高壓實密度下,SiOx/C負極由于具有高攻絲密度和電極材料的結構完整性,仍然具有完整 的結構和優異的循環性能。該合成方法也可用于解決其它導電性能差、體積變化大的負極材料。